我的阿富汗筆友

符合指標: SDG 17 

她其實不笨,只是超級討厭寫作業,所以搞得成績很差;再這樣下去,她就必須重讀六年級。除非,她願意完成一個特別的加分作業──交一個國外的筆友。


艾比的第一封信被送到了阿富汗的小學校,交到薩迪德手中。一個熱愛攀岩爬高的蜘蛛女艾比,遇上了很會寫詩的鬥風箏高手薩迪德,就此展開一段跨越國界的友情與交流。然而,在傳統保守的阿富汗與看似開明的美國,這樣的通信事件,會帶來什麼意想不到的衝擊與麻煩呢?

推薦緣由

曾品方

美國女孩和阿富汗男孩,一個住在大平原,一個是高山圍繞;一個生活在自由民主的國家,一個處於飽受戰爭所苦的家園,他們距離十萬八千里遠,外在的處境如此的不同,但內心的感受卻是無比的相近。一封封的書信,一張張照片和一幅幅手繪,描述各自的家人、學校、興趣、閱讀和成長環境,逐字逐句的細心回應和真誠祝福,展現出即使不同文化、不同信仰,仍能發展出充份信任的夥伴關係。兩人嘗試以對方的視角來欣賞自己的生活環境,看見更深刻的自信和光彩,即使面對逆境,不得不中斷信件,仍能相互理解和彼此珍重,對未來充滿希望。

延伸思考

Q:透過書信往返,艾比和蕯迪德對於「山」的看法,有什麼改變?

Q:蕯迪德為什麼不能再寫信給艾比?艾比為什麼不能在學校佈告欄張貼阿富汗國旗呢?作者安排這兩項衝突事件,想要表達什麼呢?

Q:當艾比上臺報告時,她說:我學到阿富汗的孩子其實跟我們很像,感受很像,其他地方也很像,世界各地的人其實沒有那麼大的不同。請在文本裡找證據,來驗證艾比的觀點。